长安街知事据新华社消息光大e配,日本第27届国会参议院选举于21日早上完成计票。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过半数议席,在参众两院都沦为“少数派”。这是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面临这一被动局面。
\n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造成了执政联盟此次“惨败”。 “内忧”包括石破茂执政成绩不佳、日本经济不见起色、自民党的内斗等。而“外患”则包括在野党不遗余力地抢占议席、隐形票仓的倒戈,以及美国关税政策的打压等。
\n值得关注的是,成立仅5年的参政党在此次选举中异军突起。这个打着“日本人优先”旗号的右翼政党,未来可能成为左右政局走向的关键少数。
\n未来执政步履维艰
\n如无意外,石破茂会继续坚守首相之位。在日本广播协会20日晚播出的参议院选举特别节目中,石破茂表示:“必须清醒认识到对国家肩负的责任,以及作为国会第一大党的使命,我将继续履行职责。”
\n7月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记者会上发言。新华社发
\n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采访时指出,石破茂坚持留任,一方面是因为日美关税谈判迫在眉睫,美国特朗普政府将于8月1日对日本征收25%的关税,此时辞职将导致国内政治的真空。
\n另一方面光大e配,在于守住自民党的首相之位,防止旁落——目前自民党在参众两院均属于“少数执政党”,新任总裁未必会顺利通过国会的指名选举。
\n继续留任,石破茂的执政压力必然增加。根据日本宪法中“众议院优先”的原则,执政党只要充分控制众议院,即便在参议院失利,依然能相对顺利地通过立法、预算、人事等相关审议。如今在参众两院都成为“少数党”,石破内阁推动议案时将面临更多掣肘。可以预见,为了获得在野党的支持,执政联盟将不得不向其妥协、让步,或进行利益交换。
\n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刘江永认为,石破内阁的稳定性也将经受质疑,未来一些具有“石破特色”的政策更加难以出台与落实。
\n7月7日,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记者会上展示美国总统特朗普致日本首相的信函。信中称美国将自8月1日起对日本输美商品加征25%“对等关税”。新华社发
\n有日媒分析称,石破内阁有可能选择再吸纳一个政党加入执政联盟,通过“三党执政联盟”的形式维持参议院的多数席位。但目前来看,这一尝试也受挫了。20日晚间,在被问及是否会加入执政联盟的时候,国民民主党、立宪民主党、维新会等多个在野党均表达了否定的态度。
\n陈洋认为,日本政治史上虽曾有“三党执政联盟”的先例,但再次成形的希望渺茫。从单个在野党的角度来说,完全加入自公执政联盟意味着需要舍弃和被迫接纳一些政策主张,进而失去自身特色。同时,保持“关键少数”的地位,所获得利益要远大于加入执政联盟。
\n自民党的内忧大于外患
\n石破茂虽在此次选举中失利光大e配,但首相之位暂时仍不会被在野党威胁。
\n从力量对比来看,自民党目前依旧是日本政坛的第一大党,而在野党虽然在此次选举中斩获了多个议席,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一盘散沙、群龙无首的状态,难以形成挑战自民党的合力。
\n更大的威胁来自自民党内部,支持和反对石破茂继续执政的势力争斗不休。此次选举失利,势必让石破茂在党内的威信和影响力大幅削弱,为“反石破”势力提供了依据。
\n据央视新闻消息,自民党内由前首相麻生太郎领导的麻生派议员已紧急召开会议研判局势。麻生太郎已向身边人士明确表示“不会允许石破茂继续执政”,展现出了明显的“逼宫”态势,党内也出现多位潜在继任人选。
\n高市早苗(左)与小泉进次郎
\n刘江永认为,如果石破茂下台,麻生派力推的高市早苗将成为自民党总裁的有力竞争者。她已经喊出参选总裁的口号,有意接班。而石破茂这边,则有可能力推与其有过紧密合作的小泉进次郎,用这位年轻的“80后”政客来应对在野党的一系列社媒宣传手段。
\n除了党内的挑战,在野党也可能联合自民党内的“反石破”势力,向孱弱的石破内阁提出不信任案。
\n另一方面,对石破内阁来说,“外部”甚至存在着更多机会。刘江永指出,一些游离在党派之外、无所属的议员仍是隐形的自民党,他们有可能在权力的诱惑之下重回自民党的执政团队,成为助力。
\n日本国内民粹抬头
\n此次执政联盟失去多数优势,与日本国内弥漫的民粹情绪密切相关。
\n以2020年成立的参政党为例,它抨击“外国人优待”,主张“日本人优先”,以及“捍卫传统、家庭与民族自豪感”等颇具民族主义色彩的言论而蹿红,广受右翼群体的支持。参政党也被称为“手机中的党”,靠着对YouTube等社交媒体的巧妙运用,迅速笼络了大批对主流政治感到失望的选民。它成为本次参议院选举中的最大赢家之一,其议席数从1席增加至15席。
\n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币承认,他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大胆的政治风格”中获得了灵感,还表示参政党的愿景接近于“美国优先”。日媒《周刊文春》甚至以《参政党神谷宗币是日本的特朗普吗?》为题刊发过报道。
\n在国内经济形势不佳时,日本民众更易将生活水平下降的问题归咎于外因,而参政党等右翼政党正是拿捏了这一社会情绪,将其作为竞选武器,分走了执政联盟的选票。
\n因民粹情绪带来的政局动荡,可能影响到日本的外交。刘江永指出,通过这次选举可见,右翼势力在日本政坛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气候,而主张改善民生、对外温和的中左政党则大有“抬不起头”的态势。这些都可能催生更激进的对外政策,需要引起周边国家的关注与重视。
\n原标题:两个“特朗普”光大e配,进逼石破茂
恒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